北京数字电影论坛

8月24日,为时两日的北京数字电影论坛在京落下帷幕。两日中,十余位嘉宾齐聚,分别讨论了IP影视版权保护、电影技术创新以及电影产业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等议题。中影集团领导喇培康等出席并致辞。

北京数字电影论坛服务于中国数字电影技术的推广和交流。通过邀请电影界相关单位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影视协会、院线代表等,通过国际性的经验技术研讨与交流,传递国际数字电影业最新信息。

在8月23日举办的“市场之变”圆桌讨论则是把目光聚焦在版权保护上。由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副秘书长史文霞担任主持人,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副所长龚波、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研发维护部主任刘翼光等嘉宾共同参与讨论。

讨论中,龚波介绍了现在保护数字电影的数字水印功能。通过数字水印,市场得到了有力的监管。追踪盗版时间缩短到几个小时,在档期内给各个片方提供法务维权和发行调整的策略。从2012年的《画皮2》开始,检测所检测出涉嫌盗版的影厅有500多个,被盗版的院线电影达到300余部。

刘翼光则表示,数字化时代特征和原有的市场特征,变化天翻地覆。各个部门则是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服务体系。是用技术方法作为基础解决,用管理的手段平衡各方的利益。

而在影音泛娱乐时代的借鉴与学习主题论坛中,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平、导演袁卫东等则共同讨论了电影的“未来之变”。

马平首先将话题引入到热门的短视频领域中。新片场CEO牟雪表示,短视频其实是具有非常蓬勃的生命力的,因为它的本质其实是满足用户碎片化时间需求,虽然也是视频,但跟长视频的成功要素、运营模式包括商业模式有本质上的差别。

导演袁卫东则认为电影和短视频本质上是两种事物。他说:“短视频可以随心所欲,电影可能不能随心所欲。所以都在谈内容的时候,内容应该有一个界限划分,短视频内容可能是在创作者来讲,每个人的个体的人,可以完全发自于自我的一种审美或者自我的一种愉悦,但是电影的内容或者电影的故事,电影内容我更愿意叫电影故事,它的故事来自于要满足一个创作方向的角度。”

著名美术指导霍廷霄则在电影产业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圆桌论坛上进行了专题演讲。他首先分析了中国电影的现状,题材类型丰富,大屏幕不再是唯一的传播途径以及高科技与电影艺术创作的融合以及世界发展的国际化、扁平化使得中国电影处在一个挑战和机遇共存的时代。

而这一现状也让中国电影美术也越发多样化,不仅是全视觉、大美术的创作模式逐步形成,也让观众对视觉呈现的期望值愈发变高。在霍廷霄看来,现在应该让中国电影视觉艺术具有自己的风格,完美呈现中国独特风格的电影是中国电影美术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