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又一部印度摔跤电影《苏丹》来势汹汹,但随着不痛不痒的口碑,上映第二周便淡出观众的视线,“惨淡”收场。

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

上周末同时上映的两部日本影片——《镰仓物语》和《念念手纪》倒是引发了不少关注(其中前者更是以温暖治愈的奇幻穿越题材为卖点,3天收获2500万票房,着实惊喜)。

然而,仔细掰手指头一数,2018年上映的日本电影已达11部,超过了去年的总数。票房市场表现上,除传统的动漫《哆啦A梦》外,真人版原创电影《小偷家族》也打开了一扇在中国“破亿”的大门,而像《妖猫传》这样的国产影片,其本身也可算作新世纪中日合拍的又一范本了(改编自日本畅销的魔幻系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似乎,无论是从引进数量还是票房前景来看,日本电影迎来了它久违的春天。不禁要问:这场“和风”能够像“印度风”一样火热吗?

印度神片不小心“摔了一跤”?

当观众看腻了批量生产超级英雄的好莱坞大片之后,2017年登上内地大银幕的高口碑高质量印度片《摔跤吧!爸爸》强势突围,大胆讽刺社会现实的情节让观众眼前一亮,最终拿下12.79亿的票房成绩,骤然在中国电影市场刮起一阵“印度风”。

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18年已经在内地上映的印度电影就有6部,几乎每个月都能在电影院“闻到咖喱味”。票房口碑虽然与《爸爸》不能比,但也还是性价比较高的观影选择。

然而《苏丹》的运气似乎差那么一点点,兴高采烈的来到中国,却在票房上“摔了一跤”——上映一周票房仅2900万,与去年现象级影片《摔跤吧!爸爸》12.9亿的票房相差甚远。

难道,这股“印度热”开始消退了吗?

其实,或许就像在大多数人印象里一样,这些印度电影的故事情节等大都相同,并且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动不动就跳舞。

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偶尔看一部或许觉得新鲜,但发现所有印度电影都是一个套路的时候就显出疲态,票房也自然跟着降下来。

或许是《苏丹》的故事雷同,或者是主演的人气不如“阿米尔汗叔”,又或者……

总之,从目前的走势来看,所谓的印度神片,可能要在中国市场暂时“消停”一段时间了。

别以为老师没看到日本电影的“小动作”

是的。电影市场从不缺乏新鲜的血液,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2006年至2015年,是中日电影的寒冬期。10年的时间里,仅有17部日本电影在中国上映, 2013年和2014年,更是没有一部日本电影在内地上映。

2015年中日关系破冰,同年引进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上映首周四天拿下了2.38亿票房,累计票房达到5.3亿,是日本引进片的一次票房突破。

在此之后,日本电影更受国内市场青睐,近几年来不仅引进数量大幅度提升,还频频出现爆款电影,“上位”趋势明显。

2016年内地市场共引进11部日本影片,其中,新海诚执导的动漫电影《你的名字》凭借高口碑掀起一波观影热潮,最终以5.76亿的成绩刷新了日本电影在内地的票房记录。

2017年虽然没有出现《哆啦A梦:伴我同行》《你的名字》这样的爆款电影,但是《银魂》《深夜食堂2》此类大IP影片的引进,均引发了中国观众的热议,也提高了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热度。

2018暑期档中,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是枝裕和导演的新作《小偷家族》表现抢眼。

在前有《西虹市首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后有《一出好戏》、《巨齿鲨》等影片的夹击下,仍取得了近一亿的票房成绩,以节奏较缓、情节较散为特征的日本电影也逐渐找到受众群体。

目前正在热映的《镰仓物语》和《念念手纪》都是漫改电影,在日本本土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成绩。

而《镰仓物语》首周票房突破2500万,是内地影史开画最高的日本真人电影之一。目前来看,该影片凭借奇幻的故事情节、瑰丽的场景设计等在中国观众中反响良好,口碑上乘。

期待下一阵治愈系“和风”

虽然,最近日本电影在中国的表现仍有一些问题。比如:

数量占优,但票房却差强人意。截至目前,印度引进片有6部,日本引进片高达11部,仅次于美国,成为进口影片数量第二大国。但是这些影片的票房总和(除去正在上映的《镰仓物语》《念念手纪》)还敌不过《神秘巨星》(票房7.47亿)单部票房的成绩。

还未在中国市场中大爆。2018年,相比印度影片的票房抢眼表现,日本影片除了《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凭借IP制作、雄厚的粉丝基础票房达2.09亿,以及凭借口碑发酵票房近一亿的《小偷家族》,剩下的影片票房甚至没过5000万。

或许,日本影片缺乏的也正是《摔跤吧!爸爸》这样一部现象级的电影,来引爆中国市场吧。

毕竟,对中国的年轻观众而言,日本动漫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好莱坞电影,而且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动漫作品,这些系列IP的受众十分稳定,观众的忠诚度也高。经典的动漫IP可用死忠粉打情怀牌,也可以老少皆宜合家欢。

今年5月9日,中日两国政府签署多项合作,其中就包括支持两国电影合拍的协议,以后中日合拍片将享受国片待遇,不再受进口电影数量限制。有了政策的扶持相信中日电影交流会越来越频繁。

而纵观这几年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不仅数量大幅度增长,声量越来越大,中国观众的接受度也逐渐提高,呈现出良好的上升势态。

期待:日本电影会引来下一波热潮,在内地市场刮起一阵清新治愈系“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