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追求IP的后果导致大型IP失灵

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近日公布了提名名单,所谓的大IP剧无一入选。这应该是“专业好评”与“观众选择”的胜利会师,因为在市场上,大IP剧已经日渐失灵。

纵观2017年的收视成绩,现实主义题材在内容产业处处开花,作为以往收视灵药的“大IP+流量明星”模式却屡屡显出颓势。年初的《孤芳不自赏》就陷入“抠图”“替身”的争议中,大众更是对“天价片酬”“数字小姐”“面瘫演技”忍无可忍。这种情绪也从年头持续到年尾,《青云志2》《醉玲珑》《秦时丽人明月心》等“古装IP”在收视和口碑上都没有取得预期成绩,却无一例外遭受着“剧情注水”“演技尴尬”等质疑,再看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大IP”的颓势仍在继续。《凤囚凰》引来恶评如潮,《烈火如歌》继续“玛丽苏”,观众对同类型剧的期待值和认可度也逐渐降低。

“IP”的真正爆发,应该是出现在2015年下半年。自《花千骨》大热后,古装IP便成为电视剧市场的主流,一时间大量“IP”遭资本疯抢。但好景不长,2016年,《幻城》《九州天空城》和《青云志》的平淡反响就给“大IP”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2017年“IP”佳作同样匮乏,与此同时,《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小别离》《中国式关系》等现实题材剧杀出重围,成为市场赢家。除了古装IP,悬浮的“伪现实”剧也逐一“沦陷”,《夏至未至》《微微一笑很倾城》《人间至味是清欢》《极光之恋》无不是噱头大于内容,想要像以前那样召集一群流量演员,演个情情爱爱的IP,然后坐等高收视已经越来越难。

IP电影在2017年也遭遇了多场滑铁卢。从《爵迹》《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到《鲛珠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即使集结了大批明星,但令人尴尬的演技、剧情和特效,都无法拯救扑街的票房。

IP不是原罪,之所以会在两三年内迅速垮掉,还是利用IP赚快钱的心理。IP剧的崛起背后是商业利益对年轻人审美的讨好,与之相伴而生的,是“颜值消费”,一时间,流量明星成为香饽饽,新人的起用速度也越来越快,演技不够颜值来凑,替身、配音泛滥成灾。由于市场追捧,演员片酬与制作费比例也长期在畸形的比例中徘徊,导致拙劣制作频出,给观众造成了“五毛特效”的普遍印象。此外,这些IP剧大多改编自网络小说,其底本类型化、套路化严重,当观众的新鲜劲儿一过,这类作品的文本短板便愈发明显。

每个时代固然有自己独特的趣味与萌点,但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观照现实的真诚之心。IP遇冷的背后,是观众对影视艺术本体价值的理性回归。被古装玄幻、现实悬浮弄得在天上飘久了,无论是市场还是创作者,都在呼唤具有思想深度和现实意义的优秀电视剧。尽管国产剧在品质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整体而言,优胜劣汰的法则正在重回电视剧市场,只有淘汰这些虚张声势的假作品、假流量,才能多让好作品洗洗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