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电影票房统计并不透明,好莱坞一直在担忧自己的利益可能因此受损,而普华永道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证实了好莱坞的怀疑。

普华永道于今年夏天受美国电影协会(MPAA)委托开始对中国电影票房进行审计。普华永道发现在2016年中国至少瞒报了大约9%的总票房。根据引进片在中国的分账比例以及2016年引进片总票房进行计算,这意味着海外片方因此受到的损失大约在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大约2.6亿元。

普华永道的审计针对2016年好莱坞在中国票房最好的29部电影进行,并选取了位于中国不同地区的27条电影院线旗下的125块银幕。随后,普华永道根据抽样得到的结果对整体情况进行估算,并最终得出了上述结果。

票房瞒报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现象,并非只有好莱坞电影因此遭受损失。在2014年初,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以下简称专资办)副主任李东就曾表示2013年全年没有被计入分账体系的票房至少有20亿,而当年全国总票房为217亿元,票房瞒报的比例大约为10%左右。

一般来说,影院会为了获得更多收入而选择瞒报票房。瞒报的票房不需要在制片方、发行方以及影院之间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因此影院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中国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偷票房手段。最初级的是用手写电影票代替机打电影票,这样售出的电影票就不会被纳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其他瞒报票房的手段还包括,售卖电影票与爆米花的套餐,并将大部分销售额算作爆米花的价格;在影院售票系统中安装双系统,规避专资办的监管;在观众就座、电影即将开场之时,从影院系统中大规模退票等。

专资办一直试图对电影票房进行监管。2015年10月,专资办上线了实时票房数据系统,希望增加电影票房的透明度。2016年11月,全国人大发布《电影产业促进法》,其中对影院票房统计行为进行了规定,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的将被处以罚款并吊销许可证。此后,陆陆续续有影院因此而被处罚的报道出现。

票房瞒报的行为似乎很难根除。在微博上以偷票房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许多手写电影票、或者用其他场次的电影票来代替的情况。这些行为都有瞒报票房的嫌疑,有待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核查。

而中国混乱的票房市场也并不只有瞒报票房而已。有时候,票房为了获得更高的排片或者宣传声势,会提前购买一批电影票,造成一票难求的局面。或者有些同时也经营电影院的电影片方,会在午夜安排大量场次,并制造出满场的假象,以用来说明影片有极其强劲的市场需求。

这也就造成了中国票房数据既存在瞒报,也存在虚报的情况,目前没有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