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由微影时代主办、《看电影》杂志协办的微影娱乐数据沙龙第三期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微影时代专场论坛在北京四季酒店举行,论坛邀请到百老汇电影中心总监麦圣希,制片人、哪吒兄弟影业创始人杨城,《十二公民》编剧韩景龙,《少年巴比伦》导演相国强作为嘉宾,《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作为主持人,与到场的近百名媒体及观众一起,围绕着“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电影的分众化之路”的主题展开讨论。

分众时代的中国电影 麦圣希:电影创作不该由大数据决定

如今细分观影群体成为电影市场发展的重要一个环节。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出了以往全家老小、男女老少银幕前扎堆的阶段,进入了受众分明、个性鲜明的分众时代。分众战略在当下及未来的电影市场上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面对这样的趋势,在场的众位从业人士也谈及了自己的观点。作为编剧的韩景龙表示分众化更多还是在宣发部分:“作品在发行宣传时确实会有不同的战略思路,但作为编剧,我个人在创作时还是以满足导演要求为主。但在撰写故事和创建人物时,会因为电影类型的不同有偏向性。

而来自香港的麦圣希,对于香港电影有着自己的情怀,在讨论分众化时他表示其实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也并没有明显的分众化或类型化。但随着经济基础的提升,无论内地还是香港观众口味也变的更加复杂多样:“但我个人认为,创作依旧是创作。太过于依赖数据,那不是创作而是产品。”

开掘“互联网+艺术电影”的另一种市场可能

艺术电影作为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电影类型,其在发行市场却陷入了“作品上映—展开讨论—呼吁扶持艺术电影—影片下线—热情冷却—呼声停止”的怪圈中,如今娱乐领域消费升级的趋势,观众娱乐需求越来越细分,互联网的兴起,都将为艺术电影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相国强导演谈到该话题时提到:艺术影片的创作的很大一个瓶颈就是缺乏资金渠道的支持。“在过往的中国艺术电影市场,只有少数的几位导演如贾樟柯等,可以通过海外发行获得成本的回收,进而循环做电影。随着互联网发展,很多视频网站平台为艺术影片提供了放映的平台,并且可以通过点击付费的模式,帮助所有艺术影片去做成本的回收,继而帮助艺术影片的创作者可以有资金、有动力的持续做下去。”

作为一位资深的制片人,杨城认为中国的艺术电影氛围目前不如西方比如法国那样浓郁,和大量国内从业者过多追求经济效益的产出,不愿意将精力向艺术影片倾斜有关,另外艺术影片的票房收益有限,且艺术高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让很多投资方都望而却步。“未来我们会尝试做既有艺术风格、故事性也比较强的电影项目,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艺术电影。”
  
在论坛的最后,主持人阿郎在做总结发言时也坦言:院线对于艺术电影的推广,仍取决于艺术电影本身的质量,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不同,它应该是长线化,有着严苛的考量,能否吸引观众一而再再而三的观看,这还是要回到创作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