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一股古诗词热潮,接棒的《朗读者》更上一层楼,不仅收视率直线上升,各地陆续开出的“朗读亭”更是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排队人流。人们手执诗书而来,也带着生活中与传统文化相伴的故事与情感而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达20档,观众涵盖老中青三代,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视频网站弹幕引发“刷屏”热潮。最新统计显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已吸引近12亿人次观看,而新浪微博上“CCTV朗读者”这一话题阅读量更是达到10.1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业界人士认为,这些守望传统文化的汩汩清流,赢得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与情感认同。而这也恰恰印证了不论在哪个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不缺少它的知音与追随者,缺少的是紧贴时代、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说书人”。而如何说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大书,考验的不仅是创作者的文化积淀和视野创意,更考验创作者的文化担当和与观众亲近的谦恭之心。

彰显文化大美内涵 引领文化传承之先

眼下,在央视和全国各地卫视,都能看到聊着传统文化的“说书人”。黑龙江卫视推出的《见字如面》,以名人朗读书信的方式,透过或平实或真切的语句,展现着历史与个体命运的互相交织,展现着家长里短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节目中,老戏骨张国立、归亚蕾念出了韩愈、萧红等古今名人书信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而林更新这样的青年演员朗读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封家书“黑夫家书”,虽将木牍上的秦隶古文转译为现代文朗诵,可战场上两兄弟在家书上反复写下的“急急急”,却仍能跨越千年,让人心灵为之一颤。

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远不止于文字。东方卫视的 《二十四节气》 选择节气这个细小切口,以清新不失格调的水墨画风,展现农耕文化里祖先的智慧和中华大地上的风物民俗;东方卫视的另一档纪录片 《人间难得几回闻》 以“中国乐器”为原点和文化符码,从乐器制作手艺、演奏特点、旗帜人物及其代表作入手,让民乐在影像这个载体上立体起来。

透过这些节目,汉字美、诗词美、古典美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而引发观众感慨“美哉”的,不只是节目背后的历史情怀,更是蕴藏在节目每个细节中的中华传统美德与价值观念。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每一位中国人文化基因密码。通过这些电视节目,人们封存的文化记忆得以跨越年龄、职业和生活背景,在这一刻产生新时代的共振。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优质文化电视节目的接连出现,并非偶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电视媒体在彰显文化大美内涵、引领文化传承之先上做了大量工作。

以创意打开年轻人的“朋友圈”

信息爆炸时代,酒再香,也得从深深的巷子里走出来,方能香飘万里。想让传统文化在当下“鲜活起来”,同样需要引入当下观众熟悉的形式和手段,用好的创意赢得观众尤其是“90后”、“00后”年轻观众的认同。

《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同时,微信朋友圈一款“定制你的私人诗词”的H5互动游戏流行起来。把“私人定制”的概念用在文字之上,契合网生代彰显个性的特点。诗词热之下,《叶嘉莹先生:诗览众山小》《蒙曼品最美唐诗》《王立群品经典宋词》等一系列学者品读诗词的有声书在网络上走红。而弹幕网站中网友自发将节目视频剪辑出说唱版本,录制方言朗诵版,是在娱乐之余,引发传统文化在网络上的裂变式传播。

有意思的是,时下的不少文化类节目组已把眼光放在线下活动上。比如《朗读者》就萌生出在城市街头设立实体“朗读亭”的创意,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这个仅容得下一个人,貌似电话亭的“朗读亭”流动起来了。而《见字如面》栏目则重拾“纸笔传情”的美好,让成长于快速发展社会中的“00后”孩子们感受到沉静的力量。一位北京四中的初二女生看完节目后,在课堂作文里写下这样的感慨:“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恬淡字句,惊艳了不少网友。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而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向往始终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