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海,寒风清冽。

李安挑战观影极限之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有两天全国公映。影片参投方、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如约出现在约定的地方。

于冬透露:“博纳影业从美股退市回归后,日前已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我们预计2017年上半年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

专访前一天,在SFC上海影城,于冬出席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上海的首映礼,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复星集团主席郭广昌、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等大咖前来捧场。


 

这是博纳影业参投的、与众不同的一部影片,李安以导演生涯诸多金奖之名扛鼎,挑战未来20年新电影的创作与映演。120帧/4K/3D 的最高规格,全球只有5家影院能够放映,博纳北京悠唐店和SFC上海影城是其中两家。

不可避免,票房仍会是外界观察这部影片的维度之一。截至11月17日16时,该片票房达1.08亿元。但将票房作为评判的重要标准,这是商业片的逻辑。于冬坦言,“它是一部文艺片。过去很多创作是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但这部影片是用电影手法写小说,120帧银幕下,每个细节,观众是沉浸式的带入感。”

用预期票房来衡量,不少人将这部影片称作是李安的冒险。但李安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电影语言在召唤我,我想用新的电影媒体手法,让观众体验看电影的新方式”。李安抛砖引玉,带观众去看未来电影的雏形。

而于冬,心有灵犀。“我对李安的崇敬,从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时就开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李安在改变,在用他独特的艺术家触觉试图改变电影。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实验的电影,是一次冒险,我更认为是一个梦想。”


 

好莱坞“权利”系统不允许华人导演挑战好莱坞的技术标准,因此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不愿意投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而博纳影业参投25%,于冬说,并非中国投资人的钱不计回报。

17年前,于冬离开中影集团,白手起家创立博纳电影公司。科班出身,作为电影市场一线专家的于冬投资电影命中率很高,“博纳出品270部电影,近90%是赚钱的。”博纳在美上市融资仅9200万美元,于冬依靠出品60余部电影滚动赚钱为公司“输血”。

但这一次,完全不同。于冬坦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定不是一部赚钱的商业大片,这个投资只有中国人能理解。”

说到这儿的时候,于冬点燃了一根烟,思绪仿佛回到了创业电影的十年前,一步步打拼累积财富,让于冬如今轻松拥有很多资产。但在他心中,更希望用财富去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中国的制片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奥斯卡。”

李安共获得三座奥斯卡金像奖、五座英国电影学院奖、四座金球奖、两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两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李安是电影史上第一位在奥斯卡、英国电影学院奖以及金球奖三大世界性电影奖项上实现“最佳导演”全满贯的华人导演。

在于冬看来,投资李安的作品将为其实现梦想增加砝码。李安的下一部电影将拍拳王阿里的“马尼拉之战”,会将创新的电影技术运用得更加熟稔。

于冬说,“李安的新片,博纳还会继续投资。”而每经影视记者对于冬的这次深度独家专访,正是从博纳影业投资李安影片的故事开始的。


 “大鳄”入局李安影片:博纳参投25%

《比利林恩》已于11月11日在内地上映

从洛杉矶到纽约,于冬一路追着要去投资李安的影片。但最初于冬追的这部片子,不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而是李安最想做的另一部电影。“拳王阿里是他最想做的一部片,我也特别喜欢这个题材。当时拳王阿里的项目在好莱坞六大搁浅了,李安说他在筹拍一部便宜点的电影,想用120帧的新技术。”

就这样,于冬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有了意外的缘分。博纳影业决定和索尼合作投资后,持有博纳影业股份的复星集团也出现在投资方序列中。而复星集团也是Studio8的控股股东,因此,Studio8顺理成章成为了影片的投资方和制作方。

Studio8是好莱坞的一家年轻公司,成立仅两年,但它的掌门人杰夫·罗宾诺夫大有来头。罗宾诺夫曾担任华纳兄弟总裁17年,被称为“好莱坞电影伯乐”,扶植了诺兰·克里斯托、本·阿弗莱克等名导,并参与《蝙蝠侠》《哈利波特》系列、《盗梦空间》等好莱坞大片制作。

罗宾诺夫与李安惺惺相惜,15年前就想邀请李安合作。加上索尼也是Studio8 的股东之一,三方牵手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于冬说:“索尼、Studio8和博纳很快达成共识。”就这样,制片大佬、资本大鳄悄然入局李安影片,带来了这部前所未有的“未来电影”。

问答实录:

Q:有说法称,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不打算投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但以博纳影业为代表的中国人投资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批大制片家在二战后从东海岸迁到西海岸,创建了好莱坞,那时候是给世界电影讲美国故事,这一批大制片家都是老板。但今天六大都被资本买了,老板都是金融家、银行家。他们聘请了很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这些职业经理人相对保守,乐此不疲地拍科幻英雄的续集电影,他们是通过金融模型计算出影片的投资收益。

而这十年来,中国做电影的都是创业家,始终在市场第一线,懂中国市场。这正是目前好莱坞跟中国电影产业的反差。我觉得李安这部电影一定不是一部商业赚钱的大片,但这个投资只有中国人能理解。不是说中国的钱就不计回报,实际上中国公司更计算投入、产出,因为业绩跟公司的股票、市值息息相关。但中国的制片家都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奥斯卡。投资李安的电影是有机会冲击奥斯卡的。

另外,我觉得他的这部电影可能又会引领一次电影产业革命。这一次,中国电影院设备升级,能够满足60帧放映的有11000张银幕,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一次飞跃的革命,对观众进行了一次飞跃性的普及。高清晰度,也给电影制作带来了新的可能。

Q:李安这部影片是分账大片吗?博纳投资比例大概是多少?

大分账影片。中影进出口引进,中影、华夏发行,博纳协助营销推广,同时也是投资方之一。这个投资组合是我非常希望达到的一个组合,索尼占50%,博纳和Studio8各占25%。索尼负责全球发行,Studio8负责制作,博纳负责港澳台地区和内地等的发行,结构非常清晰。

我觉得未来好莱坞电影,因为中国市场迅猛增长,都会寻找中方的投资,来获取在中国市场收益最大化。中方投资现在还处于草莽阶段,真正能够帮到产业或影片创作的公司并不多,懂国际规则的公司更加不多。博纳是唯一一个曾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影视公司,我们的财务报表、监管、审计,都是符合美国会计准则的,这是博纳通过在美国上市几年历练出来的,大家能在一个规则下合作。

Q:除了投资,博纳在这部影片上还做了什么具体工作吗?

在今天的中国不难找投资,我觉得还是专业态度,对李安这样一个导演,我们引进这部片子在中国发行,要确保万无一失,确保跟美国同步上映。

这部片子在引进环节上不能出任何的差错,包括配音、修改,一旦这部片子因为要修改,就会造成时间上不同步。

目前观众看到的这个版本,有个别镜头当时被提出来要删减,经过我们跟审查部门积极沟通,最终做到了一帧画面都不动,这挺了不起的。因为剪一个镜头,这120帧就拼不起来了,太复杂了,来不及了。

Q:据IMDb的信息,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大概是4800万美元,但您也说这不是一个商业赚钱大片,更多是一个梦想。影片的投资是否比较多的用于这次被热议的新技术?我观看了120帧最高规格在北京的首映,感觉影片不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在很多画面用了特效,如果用普通3D也可以拍出这么一个故事,为何李安选用了超前的120帧?

这个故事让人感兴趣的就是在中场秀对伊拉克战争的回忆跟反思,导演把中场秀的焰火跟伊拉克战争的枪火融为一体的技术展示,是巧妙的构思。这肯定不是商业片的逻辑,它就是一个文艺片。

但他是在用电影写小说,我们很多创作是将小说改编电影,他实际上是用一种电影技术表达小说,观众跟着主人公进入,是浸入式的。当你在120 帧银幕下,每一个细节,观众都是浸入式的带入感。主角的人物关系,包括烟花表演每一个落点的灰烬都在你面前呈现。那场战争,子弹飞出来掉在你旁边的感觉,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我觉得很多观众看完24帧、60 帧之后,可能还会看120帧,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博纳影片生产时间:都是按照发行档期倒推

“看看今天早上北京悠唐店门口,影迷已经排起长龙了,他们好多是一个多小时以前来排队的,这个太震撼了。”于冬将手机上的照片给每经影视记者看,这是11月11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120帧在北京开票时的场景。博纳北京悠唐店是全球能放映120帧/4K/3D 最高规格的5 家影院之一。一票难求,于冬说:“我不在网上卖,只能现场购票。后来我们每场只给了淘票票100张票,让他们在电商平台卖。”

这看上去有点像饥饿营销,但的确物以稀为贵。而于冬又特别擅长做电影发行,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中。博纳影业,是中国第一家拿到发行牌照的民营电影公司,从做港片发行起家。博纳在美国上市时,一直是以发行为主业的电影公司。


 

今年4月,博纳影业宣布正式完成私有化后,于冬首次面对媒体时说:“博纳那么多年来,都在做一件事,成为最大的发行商。”然而,随着资本涌入电影产业,电影发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五洲发行、联瑞影业、光线影业等强势杀入,在民营发行前三甲中仍屹立不倒的博纳又该如何面对?

电影行业的资深人士曾说,发行看上去门槛低,但做好很难,需要眼光、技巧和胆略,每个能做好发行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打法。那么,博纳的法宝又是什么?第一次,于冬对媒体畅谈他的发行生意经。

Q:从博纳财报看到,过去几年电影发行对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贡献比例是最大的。但现在的发行市场,五洲、光线、联瑞等强势杀入,博纳该如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香港电影大举进入内地市场时,合拍片数量骤增,博纳抢先到香港去抢这些片源,然后发行,曾一度内地80%的港片是通过博纳进入市场的。发行赖以生存的是片源,所以博纳作为发行起家的公司最懂得档期的重要跟片源的重要。

获取片源无外乎三个渠道,一是自己投资,片子自己发行;二是参股投资,要能拿到发行权才参股;三是保底。最好的生意是不保底,不投资,也不参股,还给我发行,即做代理发行;其次“掉馅饼”的是参股投资获得发行;第三种是保底发行;最笨的办法是自己投资自己发行,而博纳是这四个模式都在做。

博纳起家的时候,就是个独立发行商,倒买倒卖外语片、港片。但这个过程很快就过去了,当你自己投资的时候,就朝着“制发放”一条龙产业链走,即从发行往上游推,参股、投资、制作、保底、买断、代理发行几条线并重。

博纳跟其他电影公司最重要的一点不同,是定位于一个有强劲发行能力的高端内容电影制造商,我首先强调是有制片能力的公司,但也有发行能力。博纳影片的生产时间,都是按照发行档期倒推的。比如票房破11亿元的电影《湄公河行动》,拍摄前就定了2016年国庆档,这个时间是湄公河案件五周年。所以根据档期,这个片子应该2015年下半年开拍。

Q:不少公司看着电影发行有利可图,纷纷涌入,但电影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发行是很讲究眼光和技巧的。博纳目前仍最倚重发行板块的收入,您能透露一些电影发行的生意经吗?

对,现在我来说所谓的眼光和技巧。同类市场有一部电影成功了,比如2013年范冰冰主演的爱情电影《一夜惊喜》,放在七夕情人节上映,投资两三千万,最后2亿元票房。我就想,七夕情人节一般在暑假期间,应该有一部爱情喜剧是市场能接受的,不管是范冰冰还是别的人出演,因为市场验证了。所以,我就马上准备一个计划,次年的七夕情人节我们要上一部爱情喜剧,最终我找Angelababy、倪妮拍了《新娘大作战》,完全是按着档期来拍的,这是美国电影的生产模式。这部片子投资3000万元拍的,卖了1.8亿元票房,我赚了4000多万元。

今年7月《寒战2》成功了,票房近7亿元。我把王晶叫来,问《寒战2》成功点在哪儿?

大咖、制作精良,导演很厉害,两个年轻导演加一个摄影师。摄影师关志耀非常优秀,《寒战》和《寒战2》都是他,航拍镜头也是他完成的,我就把关志耀提成执行导演,王晶做监制,大明星找了甄子丹、刘德华,组建这样一个团队拍一部片子,明年7月份要上映,我要做8亿元票房。以此倒推制作周期,现在这部片子马上关机了,要拍完了,这部电影片名叫《追龙》,也是一部警匪动作片。

一个电影公司首先要寻求商业上的成功,企业盈利才是第一要素。

Q:从博纳财报看到,电影院经营对利润的贡献比例不断增长,到2014年已是45%左右,您曾提到博纳要做全产业链电影公司,博纳是不是在加码影院布局?制片、发行、放映这三个环节在你理想中的占比是怎样的?

博纳上市之前有6家电影院,现在已有40多家,手里签约还有40多个项目,未来两年博纳自有影院会超过100家。目前,博纳的电影院是100%盈利的。明年也是博纳影院建设发力的一年,北京、上海、杭州、宁波、大连等地的一些大店将相继开业,这些都是年产票房4000万元以上的影院。

博纳深耕影视行业17年,要做全产业链布局,未来,制作、发行、放映三个板块所占的比重,我希望是各占1/3,均衡发展是我的目标。

回归A股:不考虑借壳,老老实实排队

博纳出品的《湄公河行动》票房超11亿

聊完李安,采访过半,助手恰好进来添茶,于冬却扬了扬手,示意助理不要打断谈话。停顿片刻,于冬将话题引入市场更为关心的博纳资本运作板块。

赴美上市5年,博纳有太多无奈的“错过”,其中缺乏资本助力是于冬心中无法抹去的隐痛。至于市场对博纳“融资难”的解读,于冬对每经影视记者直言,公司并非融不到钱,而是必须考虑其引入投资者之后,控制权被削弱从而带来的公司被做空的风险。

然而美股时期带给博纳的并非全是遗憾,规模化的监管和透明的交易规则使得博纳“实打实”健康地生长了5年,扎实的业务和稳健成长的业绩也成为公司顺利私有化的关键。

“回归A股,我们不考虑借壳,我们会老老实实排队,预计2017年上半年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谈到被市场关注的IPO进展,于冬坦言日前完成的A轮融资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成本,博纳也将用业绩增长来弥补排队时间成本的增加所带来的资金成本。

如此的底气并非空口妄言,诺亚影视基金份额回购和《澳门风云3》《湄公河行动》两部票房过11亿元的片子,成为了博纳2016年利润增幅超100%的关键。于冬透露,博纳今年有望实现4亿~5亿元的税后净利润。

并非没有采访过影视大佬,而如于冬般小到单部影片收益,大到战略投资布局,事无巨细、坦荡娓娓道来的老板仍旧是少数。

从清晨到晌午,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在午饭之前。走出房间,初冬上海的阳光一如成长中的博纳,灿烂明媚。

美股时期:5个亿撬动40亿

“融资难、成长慢、业绩乏力”,美股时期的博纳总是被冠上这些字眼。事实上,赴美5年的博纳用了5个亿的融资撬动了40多亿元的投资。

电影的投资收益成为博纳循环运作持续发展的本钱,然而期间资本的相对匮乏也限制了博纳业务的扩大。同时高昂的融资成本也削弱了公司盈利的份额。

每经影视记者统计发现,除了2012年引入默多克新闻集团为战略投资人外,博纳影业在美时期唯一的融资动作就是发起了成立博纳诺亚影视基金,两期募资27亿元,用于影视剧的拍摄资金。

然而由于基金70%的份额掌握在其他投资人手中的缘故,相对于基金对公司内生增长的助益,博纳更多扮演着“帮他人赚钱”的角色。

这样的状况止步于今年上半年,于冬在接受每经影视记者采访时透露,他已经在年初回购了基金一期的投资人所持份额。

 “去美国的这几年,资本市场对我的帮助不大,但是对于博纳的成长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Q:美股5年的经历为博纳带来了什么?

应该说是一个历练,我去美国的这几年,资本市场对我的帮助不大,融资功能作用不大,但是对于博纳的成长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内控体系、监管体系,包括我们的审计、法律体系都在美国证监会严格的监管下合规要求。上市符合申报制度,退市完成对小股东的承诺,制度和规则都是透明的,博纳从上市到退市,我都没去请任何人吃过饭。规则和透明带来的就是专业,所以在美国做电影是最容易,因为大家都是守规则的。

中国的公司往往不守规则,前几年中国市场起来了,大家都跑到美国电影市场(American Film Market 简称“AFM”)去买所谓的批片,那时候大家哄抬物价就把美国的发行商搞懵了。开始他们是谁给的钱多就把片子卖给谁,后来发现我们是配额管制的,就出现有的中国公司搞不定指标,经常签了一个合同之后人就找不到了,或者有的只付了定金后面就退片了。这种情况下美国公司就把很多片子收回来,要求中国公司要签合同就付全款,或者时间拖得长了就取消合同,一下子吓跑了很多中国公司。

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公司就更愿意和博纳这样守规则的中国公司合作,大家在一个规定下共同遵守一个规则。

Q:守规则为博纳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和成长,但相较于其他A股民营影视公司,期间博纳融资的困难体现在哪里?

博纳的股价长期低迷的确加大了海外融资成本,事实上就算成本高也不是不能融,美国融资非常简单,质押、担保都可以拿到钱,并不是融不到钱。

但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风险就是融资之后会稀释实际控制人的股权,在美股上市公司中,当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低过一定数量的时候,股票会遭到恶意做空。很多人会从你的股东名单里买你的股票,然后砸你的股价。当你的股票被做空,股价下跌就有被人收走的风险,这个时候空方会再把股价炒上来赚一笔套现。

这个风险在美国是很危险的,美国不像中国有证监会,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需要审批,咱们这儿还有10%的跌停区间,美国是没有跌停的,一夜之间让你蒸发超过50%都可以。

事实上在美国这些年除了历练,更主要的是博纳的内生增长,但这个内生增长有时是要靠外部增长,外部增长就需要融资并购,当融资并购的功能缺失的时候,博纳完全靠的是内生增长,依靠的是坚实的业绩。

Q:在美期间博纳一共融了多少资?都用于哪些板块?

我们在美国上市基本没有融到多少钱,一共融到了9250万美元,就是不到1亿美元,5亿元人民币。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我算过一笔账,不算业务支出,博纳这5年平均每年花销1.2亿元,相当于一个季度支出3000万元。这里面包括人员工资、社保、银行利息、上市公司的维护费、审计费、律师费等。

除此之外博纳平均一年交税都要1个多亿人民币,就是营业税跟企业所得税两项,2015年博纳的营业税是1.2亿元。这些都是很贵的,所以融到的5个亿,都不够花的。

很多人都想知道博纳在中国资本市场消失的那5年都干什么了,事实上期间我们拍了60多部电影,平均投资都在5000万~6000万元,这就是30个亿的投资。除了制片外,在此期间博纳还建了30多家电影院,平均每家电影院投资3000万元,就是将近10个多亿的净资产的投入。这些资金的来源都靠博纳良好内生增长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Q:这些年博纳投拍影片亏损最厉害的是哪部?

首先博纳投资拍片的命中率是非常高的,这些年博纳一共出品了270部电影,其中亏钱的电影不到30部,其他的都是赚钱的,赚多赚少而已。我亏的最多的一次是《大上海》,当年被《泰囧》一下给干倒了,亏了4000万元,最少的一部片亏了2万元。博纳这些年拍的60部电影一共卖了130亿元的票房,片子的收益也成为发展业务的本钱。

除了制片收益外,博纳也需要靠非常昂贵的非股权形式的融资,比如项目融资,银行贷款等。我发起成立了博纳诺亚影视基金,前后两期一共募集了27亿元。但诺亚影视基金其他投资人占了70%的份额,也就是说一个投资项目赚钱了,我有70%要分给诺基投资人。

所以你就会看到,由于融资成本过高,使得博纳的利润太薄甚至被分掉了。博纳之前投的电影赚了很多钱,但制片收益是被分掉一大半的,只有发行费是博纳的,这也是为什么会从财报里看到发行收益稳定的原因。

但是以后博纳的制片收益不会再被大量的分走了,因为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把诺亚基金一期投资人清退了。一期投资人觉得基金收益率比他们预期的要低,所以向我来投诉说想要退出。所以我就以8%的年化收益率,把这些投资人所持的份额买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