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8日,根据艺恩咨询统计数据,2016年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全国电影累计达到15.67亿元。

一、国庆档电影票房延续下滑趋势

根据艺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7日,全国国庆档电影票房达到15.67亿元,相较于2015年国庆档的18.5亿减少2.8亿,同比下降15.1%,近几年来首次出现档期票房下滑。

在单日票房、放映场次和日均观影人数方面,2016年10月1-7日,全国平均日均票房达2.63亿元;总放映场次162.1万,同比增长33.0%;日均观影人数711.6万人,总观影人次达到4981.2万人,同比降低12.4%。放映场次增加的同时,观影人次却出现了下降,影视消费呈现低迷的态势。

二、票房表现呈现分化优质内容更受青睐

从单一影片的票房来看,2016国庆档电影呈现出“双雄争霸”的局面,《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湄公河行动》票房突破6亿元,《爵迹》和《王牌逗王牌》两部电影票房也分别达到3.5和2.2亿元。与去年《港囧》超过10亿元的强劲表现相比,今年国庆档龙头影片的表现有所下滑,体现了今年电影市场整体降温的情况。由真实案件改编的主旋律题材电影《湄公河行动》凭借其良好的口碑和好莱坞大片式的视觉呈现成功从国庆档中突围,不断掀起话题和观影热潮,排片和票房一路上扬,达到6.32亿元,随着口碑的持续发酵,《湄公河行动》在节后电影市场中仍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整体票房有望超过10亿。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制作方采用爱国主旋律题材,用商业电影形式包装,用好莱坞大片方式制作,近年来拍摄了一系列主旋律商业片,包括《十月围城》、《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其塑造了“主旋律商业片”这一新的类型,成为国产电影在内容题材方面的创新举措。

三、低迷时期龙头扩张可期

艺恩数据显示,2016年1-9月,我国总体票房收入为354.5亿元,同比增长8.1%,而截至10月7日晚,总票房达到370.3亿,考虑进入年底贺岁热门档期,预计2016年全国电影票房将在500亿元左右,但增速相较前几年大幅回落。我们认为,随着2016年国内电影市场进入波动期间,影片的票房表现呈现出了分化格局。观众的选择更加理性,青睐具备优质内容的电影作品。仅仅依靠IP资源或者明星噱头的影片不足以保证票房成绩。

从今年国庆档的票房数据看,口碑与票房表现密切相关。《湄公河行动》的豆瓣评分为8.2,良好的口碑带动了观影热情,每日票房一路上涨,从10月1日的5900万一路上涨到超过9000万。而其他电影的评分较低,每日票房呈现了逐步下滑的走势。

笔者认为今年IP电影的“失灵”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今年的IP仍是围绕盗墓和青春两个主题,且故事情节与去年作品雷同太多,难有艺术或创作上突破;二是,今年IP电影大多是资本快钱的变现项目,缺少艺术创作上的精雕细琢,作品内容和演员演技反而增加作品的诟病,导致优质IP资源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随着观众对电影的欣赏水平不断提升,仅有IP资源不足以保证票房,电影项目的制作水准愈加重要。

从票房分割来看,2016年前三季度,国产片贡献票房208亿元,同比增长7.5%,票房占比达六成,比进口片票房多61.5亿。其中,周星驰执导的春节档电影《美人鱼》收获票房33.9亿,IP作品《盗墓笔记》以10.04亿的成绩成为第三季度唯一一部票房超过10亿的电影。我们认为,随着电影进口配额放开的窗口逐步临近,国产电影将在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环境中进一步分化,具有优质IP和精良制作水准的国产电影仍将具备极强的竞争力。

总体而言,电影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整体消费需求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的大背景,加上前期资本泡沫的进入,预计未来1-2年内仍将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状态,电影作品竞争激烈,单片的盈利空间有下行的风险。

尽管电影市场消费低迷,但是优质内容仍将处于极度稀缺的状态。一方面,优质电影作品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票房占比,“头部效应”明显;另一方面,在版权意识的抬头下,电影作品衍生开发和版权贩售成为制作公司新的利润来源,以《大鱼海棠》为例,电影上映两周后衍生品销售总额超过5000万元,超过该片3000万元的制作成本。

与此同时,预计院线公司可以继续享受未来两年票房收入20%-30%的收入增长红利,同时还兼具异地扩张和产业链拓展的预期。因此,能够拥有整合能力和连锁运营能力的公司将会优先跑出。

当前电影行业从估值上看,基本已经回落到历史中位数水平。由于上市的电影公司盈利情况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笔者认为板块估值已到底部区域;而龙头公司业绩回升对估值修复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章有适当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