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腾讯的竞争延续到了给他们做业务的投行身上。

据《金融时报》,两家公司要求为其提供股票发售、投资并购等金融服务投行站边:接了自己家的业务就不能再接对方的业务了。

一位知情投行人士透露,正在完成100亿美元融资的蚂蚁金服与许多银行签署了 “非常严格的非竞争协议”,阻止他们为腾讯及关联公司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两家公司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所谓 “忠诚的企业文化”,他们都不愿意雇佣 “将来可能会为你的竞争对手工作的投行”;另一点也许更重要:两家公司都要求本公司的情况在竞争对手面前被严格保密。

这种保密要求在美国公司之间也出现过。上述透露蚂蚁金服要求投行签署非竞争协议的人士说:“在美国,如果一家投行为可口可乐工作了,那它就不能再接百事的活儿。这是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 但在阿里和腾讯的竞争中,投行不是需要在两家公司里选择一家,而是两个派系里选择一派。

另一位参与了阿里2014年在美上市业务的投行人士说,当年阿里和所有合作的投行签署了一份严格的协议,要求其参与了阿里巴巴上市业务的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触和腾讯、京东有关的交易前必须征得阿里的同意。

当年负责大部分阿里上市业务的银行为高盛和巴克莱,同年负责京东上市的投行则主要是美林和瑞士信贷。

这份协议持续到了2015年末。《金融时报》的报道称,尽管之后该协议因到期而失效,但阿里对投行的这种限制一致延续了下来,并且在对待其直接竞争对手京东时尤为明显。

这对投行来说的确是个挺难的选择。假设某投行选择站边阿里,并承接了阿里系某小型初创公司的上市业务,这就意味着它不能再接手任何腾讯系公司的业务。如果这家阿里系小公司给投行的服务费还不多,算上机会成本,这笔生意对投行来说很可能就成了个赔本的买卖。

其实阿里和腾讯不仅要求投行站边,也要求投资人只能选择一方进行投资。

十几天前,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那时候即将完成新一轮100亿美元私募融资的蚂蚁金服给参与此轮融资的投资机构提了个要求:投了自己就不能再投资或增持腾讯系的公司了。

具体来说,对于已经投了美团、现在想投资蚂蚁金服的投资者,蚂蚁金服要求他们以后不再继续投资美团。对于投了腾讯系初创公司并已经入股蚂蚁金服的投资者,蚂蚁金服将不允许它们增持自家股份,但可以在公司新一轮投资中继续注资,以保证它们的股份不会被稀释。

这种限制投资人投资竞争对手的事情也在Uber和Lyft之间发生过,但双方只是限定了非常具体的竞争对手,并且明确限制时间为6个月,没有宽泛到限制向“xx 系”公司的投资。

一些投资机构对此表示不能接受,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老虎基金(Tiger Fund)宣布退出了蚂蚁金服的此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