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下,人民的需要已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对我国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
  
艺术家要扎根人民,创作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
  
十九大报告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绘制了新蓝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那么,“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要往何处努力?
  
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用“时不我待”来形容他现场聆听报告后的感受。“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创作和表演能力,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以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叶小钢说,“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以先行者的姿态,创作更多能体现伟大时代精神、反映当代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中国文艺才能以鲜明的中国气派,屹立于世界舞台。”
  
在作曲家印青看来,作为一名音乐创作者,要积极主动去思考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作品,然后让自己沉下心来,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把聚焦时代、观照时代、反映时代作为职责,创作出能够鼓舞亿万民众文化自信、民族自豪的音乐作品,来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望。
  
影视作为当前最贴近人民生活的文艺形式,近年来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和经济效益,但一些作品因为创作者的浮躁,成为“方便面”和“快餐食品”,甚至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我们要尽力争取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将特定的文化内蕴融入故事中。只有靠积累琢磨出来的故事、作品才会有‘嚼头’。”国家一级编剧周振天说。
  
公共文化要按需配置,对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放眼全国,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各地重要的标志性、功能性的文化建筑;从中心城市到山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城乡群众都可以便利获得的基本权益;公共阅读、艺术普及、非遗传承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目前全国县级文化馆有3153个,博物馆、纪念馆410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1175个,现在已经有2/3的村有了文化中心,所有社区都有了文化活动室,到现在,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乡、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2013年至2016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累计流通人次近23亿;博物馆参观总人次近30亿。为了补短板、填空缺,我国还专门实施了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流动文化车和村文化活动室设备配置等精准扶贫工程。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说,打通“最后一公里”,是近年来公共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实现‘四个有’:一是有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了相关标准要求;二是有网络,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各级文化资源能够畅通地到达城乡基层;三是有内容,积极运用多种手段为基层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四是有人才,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基层工作队伍,积极鼓励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巫志南表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虽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高度、新部署、新要求还相差甚远,特别是公共文化产品的兴盛繁荣、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提升,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今后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迫切需要改变城市中心单体设施超大面积、豪华装潢的倾向,需要按需配置,更贴近城乡基层群众,从而直接对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巫志南说,“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迫切需要改变‘我供你受’‘我演你看’的单向工作方式,形成开放领域、政策指引、供需互动、精准服务的新型工作方式。”
  
巫志南认为,我们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迫切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关系,形成政府依法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社会力量依法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格局,切实提升公共文化领域现代治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提升文化软实力,要进一步提炼中华文化内核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10月,中国外文局对全球22个主要经济体发起调查,长城、武术、熊猫、中医药和美食等中国文化元素位居前列,经典国学、书法绘画、文化典籍等名列其后;每4名海外受访者中有1个人认为中国产品是他们眼中突出的中国文化元素。另一项2017年5月针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被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文化新元素折射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生活新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认为,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所形成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明显的两层结构——呈现层和内核层。“目前国外受众有一定认知的中国文化元素都在呈现层,涉及教育、艺术、习俗、科技、建筑、服饰、美食等,它们是显性的、直观的、粗浅的。其中有些已经显现出具体的世界化的路径,如中华武术、中国园林、中华美食等,大部分已广泛开展多年。可以说,呈现层的中国文化已经具备一定的国家级软实力。”
  
中国文化内核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可能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潜在优势,而这也是目前的难点所在。
  
在罗军看来,要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把中国文化内核层内容提炼出来。目前世界其他语种关于中华文化核心的概念,均源于传教士用拉丁文转化。因为语言的隔阂,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过程中会出现“自说自话”“无话可说”“词不达意”的现象。比如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本土语言中没有“仁”“孝”“天下”等准确的对等词,导致与之相关的中华思想无法得以表述。新时代,要超越文化边界,克服语言障碍,把这些属于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传播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