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影视博览会年度电影论坛30日在洛杉矶盛大举办,邀请多位来自中国与美国的业界人士分享目前中美合资电影产业的发展近况,以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今年电影论坛上,最重要的几个话题包含近年中国影视业市场冷却的原因,什么样的电影会在中国大卖,中国电影怎么在国际市场上作出更大的突破?业界人士认为,热钱冷却其实有帮助提升中美合作电影的品质,筛选掉品质不好的影片。

美国影视市场受在线播放网站Netflix, Amazon等冲击不小。创立中国最大影视媒体时光网的前微软高管侯凯文(Kelvin Hou)表示,大型在线播放网站主导影视产业的现象在中国并非没有,但是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做的大数据分析发现,主导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最大的推手还是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尤其是90年后的观众占40%用户比例,偏好短片、分享以及评论的功能。许多现代科技都是由美国研发,中国现在的优势就如iPhone,利用已经问世一阵子的技术,把重点摆在如何设计组装成更实用的产品。因此中美之间还有诺大互相学习分享的空间。

影视产业界当然也感受到中国市场冷却。中美电影传媒公司李鼎传媒自创立10余年来,主要业务之一是帮助筛选在中美都有商业价值的电影。首席执行官李威达(David Lee)认为热钱冷却确有其事,但是中美合资影视发展更成熟必经之路。中国市场一个特点是电影没有所谓的「图书馆生命期」,上档两星期决定生死,几乎是一场赌博,资金减少的同时利润增长速度不如预期。产业界人士能做的就是顺应潮流,观察如何迎合观众口味,并保持创业者的态度不断调整。

今年论坛大家都在问,有些好莱坞热卖大片在中国表现一般,有些在好莱坞票房普通的却在中国大卖,到底什么样的片会在中国大卖?电影论坛上从管理、电影人、到学术界口径一致,认为内容还是最重要。

南加大电影艺术学院院长Elizabeth Daley表示,在好莱坞、中国影视产业、或者是中美合资影视产业,遇到的都是一个问题—如何兼顾故事品质和成本受益。南加大近年成为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等学府,电影学院也有许多中国留学生。 Daley表示,除了训练留学生电影制作各方面技巧之后回中国发展,也发现中国国内有许多年轻的编剧十分有热忱,因此该学院着手训练中国编剧的剧本写作技巧。

当一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大卖后,电影公司着手分析哪些元素是成功关键。但参与超过百部好莱坞大片制作的Phoenix Pictures主席、首席执行官Mike Medavoy表示,一部电影成功的元素不一定适用在别的电影。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不是一个模板可以通用。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综艺报社社长王卫平认为,中美双方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是不争事实,问题不该是如何改变双方各有文化,硬是结合做出来的作品很容易四不像。像是中美影视博览会存在代表中美影视产业互相友好,这已是很好的基础,双方应当做好自己的专长,并互相理解对方的文化内容,吸引两国观众的故事内容会自然而然形成。

电影公司Arclight Films首席创意执行官Mike Gabrawy也同意电影故事内容最关键,表示中美电影人讲述故事的方式不同,双方合作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两个文化世界之间导航。中国电影市场和投资金额稳定可帮助双方找出合作方针,做出的电影品质定更好,「低品质电影才要皮绷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