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刺客聂隐娘》长镜头让许多观众无法适应

电影与观众的距离有多远?说近很近,说远很远。

从导演层面上来说,几乎所有导演,都希望自己的电影和他“目标观众”很近。导演表达得以被理解。不论他的表达更多是自身体验抑或为目标观众量身定做。“渴望被理解”、“渴望能共情”初衷都是一致的。在这个基础上,电影离观众有多远这个问题,更多取决于观众。观众是谁有时候就决定了一部电影和他们的距离远近。

一些有文化差异背景的电影,对于非相同文化背影下的观众就会有一个先天的距离。像科恩兄弟的《严肃的人》,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焦土之城》,阿斯哈.法哈蒂的《一次别离》,克里斯蒂安·蒙吉的《毕业会考》等等电影,不列举了。

电影《毕业会考》因社会现象与我国高度相似而使观众感觉很“近”

他们的共性是文化背景不同,宗教,地域,政治,生活方式等。那么我们作为中国电影观众和这些电影就会有一些先天的相对较远的观影距离。导演通过电影语言,叙事手法,一个完整的故事穿插在这些相对生涩的背景中,使得即便中国观众也能有管中窥豹知全貌的可能,特别是《毕业会考》,很多社会现象居然和我们的生活现状如此相似。这就是文化背景不同种,社会现象的高度近似带来的近距离观影体验。

还有一些电影,讲故事并不是核心目的,影像更多的为哲思而存在。像伯格曼,贝拉塔尔,塔可夫斯基,赫尔佐格,罗伊安德森等等这类导演。他们的作品注定和“希望看一个好故事”、“希望愉快不动脑子度过两小时”、“谈个恋爱顺带看个电影”的观众有距离鸿沟。但这类电影又和地球上一部分人会很近。李安见到伯格曼时的反应,就像是一生都在与之交流,终于得以一见的状态。那伯格曼的电影和李安是近的。姑且这么推断。

所以电影和观众究竟有多远,这个的根本是取决于观众。观众的审美,价值观,文化背景,生活体验决定了和哪些电影会近,和哪些电影会远。作为一个正常的观众,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影,近距离接触就好。不一定要强求和所有电影都能有共鸣。

电影某种意义上就像山,普通旅人,登山者,牧羊人,看到的山景大相径庭,但不妨碍各自获得想要的体验。

话说回来,倘若从大众角度来说,好莱坞电影参透了观众决定距离这一点。他们在方方面面都以制作和大众观众更近的电影为己任。好莱坞剧本,叙事模式已经趋于……好吧,可能不是趋于,已经是固定套路。许多叙事环节在一些电影相关网站上都可以 AI 模拟,在影像风格上,最简单最直观的体现是,现代电影单个镜头的平均长度正变得越来越短,电影变得越来越快。这也是为了适应大众观众的视觉审美,所以《刺客聂影娘》很多观众无法适应,故事不推进,一个单镜头都快十来分钟了到底是闹哪样,观众感到很不适应。那是当然,大多数观众看的电影镜头平均长度不会超过 3 秒。一下十分钟定机位黑人问号脸是必然结果。

《超人》等个人英雄主义电影曾大行其道,本质上趋向市场也是贴近观众的一种表现

好莱坞也一直在与时俱进,跟着观众的口味、潮流在变。过去英雄电影《超人》这种单主角电影大行其道,主角伟光正,浪漫的爱情,无敌的实力,惩恶扬善,一甩披风就缓缓飞去,那是真浪漫。然后人人皆为君王的今天,不再需要救世主了,反英雄出现了,英雄黑化了,英雄形象不再扁平了,继而又开启了多英雄组队流派。《长城》不也是多英雄组队嘛?普通观众消遣娱乐,不会深究故事,但是倘若花一点时间,去自己复原一下这些好莱坞电影的故事,人物出场到最终结局。你会发现许多电影,其实就是同一个故事。

所以好莱坞电影或者说主流电影在诞生的最开始阶段直到最终剪辑审片上映,唯一的优劣考量标准就是能否争取到世界范围内更大比例观众的喜欢。归根结底,这类电影是可量产,可品控的“消费品”。一个合格的“消费品”和消费者的距离一定很近。不然谁买单呢是不是。

然而还有一些同样是电影,从导演脑海里有这个故事,有一个画面开始,它就不是一个消费品,它更多的是一个作品。它对观众也有一些筛选,有一些呼唤观众共鸣的渴望。它可能在叙事层面上会态度柔和,趋向于正常观众能接受的叙事节奏。但在影像内容表达上,会更为独特。它可能不一定“好看”,但会更接近“电影”的样子。